发布时间:2025-08-05点击量:49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第七届流域生态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流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与新疆大学联合主办,由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承办。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三峡水库香溪河生态系统试验站、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3家单位协办。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39家单位300余名生态学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会。
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邓铭江教授结合25年的科研与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其团队构建的“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理论。该理论已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中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干旱区生态治理提供了集理论、技术与工程于一体的“中国方案”。新疆大学副校长沙吾列·依玛哈孜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流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庆华研究员分别致辞。开幕式由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光辉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共设8个专题分会场,并持续设置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题,内容涵盖流域生态的多个核心领域。6个专业分会场分别聚焦于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水生态监测、评估与修复、流域格局与生态安全、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此外,还设有“流域生态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分会和“流域生态学研究生论坛”,进一步推动青年人才发展与学科体系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87位专家学者和19位研究生围绕各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报告。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流域生态学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凝聚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的共识。论坛深入回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流域生态学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与应用体系注入了新动能。同时,论坛也为流域生态保护的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倡议,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生态文明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