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点击量:33
2025年9月20日,第8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万物共生:农业的生态根基与生态智慧”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上海市生态学学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蚯蚓生物技术与土壤健康科普基地、上海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高峻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殷杉教授为活动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党支部书记惠楠教授总结讲话。
领导致辞
上午,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会。
浙江大学唐建军教授以《生态农业的美仑美奂——理解农业才能献身农业》为题,从七个方面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理解、热爱并投身农业的热情与精神。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董长军秘书长通过《生态之美的记录与传播》,引导学生开启“博物之眼”,鼓励他们关注身边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万物的灵性与诗意,做一位用光影写诗的人。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杨沐副主席则以《大地的诗篇——用一生热爱,换万物丰盈》为题,通过亲身采访经历分享了农业种子背后的故事,并勉励同学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雕琢自己的人生。
现场合影
三位嘉宾从科研、艺术和故事三个角度,让同学们对农业的未来,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下午,一场“土壤动物探秘”活动生动展开,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教授赵琦老师介绍了蚯蚓的生态价值与调查方法后,同学们在助教老师们的带领下,分组深入校园绿地,化身“生态侦探”,亲手采集和观察被称为“生态工程师”的蚯蚓,并通过圆桌讨论,深化了对生物与环境关系和专业价值的理解 。
活动现场
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精心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动。自2018年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团队共同发起以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举办八届。该活动汇聚生态学家与社会科普专家力量,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生态理念、普及生态科学知识。迄今,大讲坛足迹已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吸引超100家单位参与,累计设立主、分会场200多个,线上、线下受众已经超过1100多万人次,为提升公民生态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反响积极。
(上海市生态学学会)